本網站能否繼續服務鄉親全靠你的大力支持及贊助----本區為內頁廣告區

各社區歷史源由

回上一頁

頂庄村線西村寓埔村溝內村塭仔村德興村頂犁村下犁村

頂庄村

(舊稱\頂見口)-與南方之下見口對稱之,今屬頂庄村,據傳康熙年間,有林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文玉等五人合股開墾一帶之土地,墾成後在此成莊。


線西村

(轄區舊地名1.下見口 2.口厝 3.柴寮)
柴寮:日據時代百廢待興,建築主要材料-杉板,成為搶手建材,當時伸港
、線西、鹿港都有杉板廠的集散地,而線西杉板集散地就位於目前中央路及
  沿海路口,現為車牌腳對面,因此外來者便稱該地為柴寮。
下見口地,方多黃姓居民。據說乾隆初葉,有黃思觀者,泉州府晉江縣人,
來此拓荒建莊。首先落居之地即今「口厝」。後來其子黃仁炎另闢一部落於
其東,稱下見口。一帶之水田,得福馬圳支圳,四股圳之水灌溉,今為水
  稻、大蒜、荸薺、鴨蛋、魚類之產地,並以手藝品加工為副業。
註:沿海路日據時代又稱‘陸軍路’。(田野調查:民國88年5月16日線西村黃氏
耆老口述)
下見口:(線西)今彰化縣線西鄉線西、頂庄、寓埔、塭仔、溝內等村。下
見口原作下徑口,民國九年改稱線西,意半線(彰化)之西。下見口在四股
圳下游段入臺灣海峽之處,距彰化市街區西北方約九公里。位於彰化隆起海
岸平原之西北部,西距臺灣海峽約二.八公里,海拔約五公尺。地名由來於
其西北方四.四公里處有口厝聚落(今線西村),由內陸地區,抵此見到口
厝莊,因得名;或云徑即小路,從此有路通口厝,因得稱。或云,往昔大肚
溪至河口分歧入海,到處見到河口,因得稱。據族譜資料,一帶在雍正年間
,有晉江縣人莊允權、柯文捷入墾於此,至嘉慶年間,再有晉江縣人許元洋
者來墾。原下見口莊包括下列聚落群:下見口-與北方約四五O公尺處之頂
見山對稱為下見口,今之線西村一部分。口厝-在下見西北方四四O公尺處
。昔距海未及五OO公尺,意建民屋於海口地方,今屬線西村一部分。

寓埔村

寓埔村:又稱牛埔
古時寓埔為荒煙漫草之地,農人將耕牛放牧於此地,任其休息、食草,漸漸
  便稱該地為牛埔。
(田野調查:民國88年4月頂庄村林氏、5月16日線西村黃氏耆老口述)
寓埔-在下見口西南方四公里處,在寓埔村境內。聚落建於四股圳的北岸「
寓」係「牛」之雅字。往昔為放牛之埔地,因得名。彰化縣志作「牛埔」。
據傳今鄉公所一帶當時稱「內埔」;今線西國中一帶稱「中埔」,其以西至
  沿海地域稱「口埔」,放牛之地即在口埔。

溝內村

溝內-在塭仔聚落西北方約二OO公尺處。建村於潟湖之東,該潟湖現己萎
縮,並淤化成水田。往昔南端曾與番雅溝相接,北端有溝渠通四股圳,「塭
  仔溝」,村莊位置在該溝的內側,因得名。

塭仔村

塭仔-今塭仔村境內,在口厝南方約四OO公尺。原為海邊低濕地,處處有
潟湖,初有人利用潟湖,在此從事養殖漁業故得稱。按「塭仔」即濱海漁蝦
  的鹹水池塘。境內有真耶穌教堂一座,係黃呈聰者創於道光年間。
  中莊仔-在塭仔與溝內之間的村莊,因得名。

德興村

德興:舊名:15張犁
15張犁由來有兩種說法:
其一:該地區(時代待查)由15 位佃農(大地主)分據農地,故舊名由此得。
(田野調查:民國88年4月頂庄村林氏耆老口述) 

其二:該地區(時代待查)由福馬圳灌溉當地區農地,但水源有限,必須分區

、段、時供水,因此為公平起見,便在該地區域平均分成15段水閘門,以公

 平供水故稱之。(田野調查:民國88年5月16日線西村)
十五張犁-今彰化縣線西鄉德興村。在線西街區之東方約一.二公里處,位
於彰化平原之西北部,海拔約至一O公尺之間。地名起源於墾成農地之面積
有七十五甲(按每張犁五甲計算),故稱十五張犁。據云最初遷入者為姓吳
,後來有許、陳二姓墾民來墾。今居民中以許、陳、林姓氏為最多。境內有
福馬圳田尾排水溝灌溉,居民以農為業,主要物產有稻米、大蒜、荸薺、鵪
  鶉蛋等。

頂犁村

頂犁據說初稱「二十張犁」,因與和美鎮四張犁相距西北方僅約一公里,略
稱為「頂犁」以簡化之。今境內引福馬圳支圳下犁、頂犁圳之水灌溉,為稻
米、荸薺、蒜頭產地,並有紡織廠。居民多陳、謝、黃三大姓氏。村內之福
德正神爺,據說創建於乾隆年間。舊大字頂犁尚包括「頂崁」、「田中央」
二小村莊。前者因在一個小段崖上故以名;後者即因位於水田之中央,因得
   稱。

下犁村

下犁-距線西街區南南東約二.七公里處,位於彰化隆起海岸平原之西北部
   ,在四股圳之南岸。